Amity遊記-991106和1116花博 新生 花茶殿(林安泰古厝)
花茶殿(林安泰古厝)好大喔!綠意盎然、古色古香,很漂亮。
庭院、池塘、荷花、小橋、流水、假山、竹林幽徑......都很漂亮,山後有山間小徑可以通行,不過走的時候要注意安全,行動不便者不適合喔!
爬上假山可以看的很遠,風景很漂亮。
林安泰古厝內有很多房間,展示很多傳統文物,如嫁娶用品及祭祀桌等,分別放在不同的房間內,可以慢慢觀賞,體驗當時之風俗民情。......古代姓林的都很有錢吧?!
第一次來就覺得很漂亮,第二次來很幸運地遇到志工導覽解說建築雕刻精緻的地方,及所象徵的意義。
裡面有賣餐點,還可品茶,在古色古香的古厝裡用餐、喝茶感覺很愜意,下次要去試看看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資料來源:花博網站 http://2010expo.taipei.gov.tw/frontPage/welcome.htm
花茶殿(林安泰古厝)地址:臺北市中山區濱江街5號
悠閒品茗 賞庭園景致 - 花茶殿
改建原林安泰古厝之花茶殿,坐落於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新生公園區內,為中國傳統四合院閩式風格建築,格局嚴謹、雕刻典雅,是臺北市保存最完整的古厝建築,至今已擁有超過200年的歷史。花茶殿以「本土傳統文物展示及茶餐飲經營」為展館主題,提供花茶美食;並邀請茶藝專家,現場講解花茶藝術,讓參觀者賦庸風雅一番,並定期舉辦詩詞朗誦、茶道等相關文藝表演活動,民眾可悠閒地品嚐花茶與美食,同時體驗清代豪邸閩式庭園的人文風華。
▲花茶殿內部將展示傳統文物,如嫁娶用品及祭祀桌等,保留傳統祭祖擺設,體驗當時之風俗民情
改建百年古蹟 穿梭亙古時空
林安泰古厝初建於清乾隆48年(約西元1783年),至今已有超過200的歷史,外觀是依照民間地理風水習俗而建造,其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做法,以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;精細的雕刻,以六條龍交錯盤結,和蝙蝠、磐牌皆具有吉祥富貴意義,成為林安泰古厝重要標誌。
▲花茶殿其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做法,以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,難得的屋簷設計十分引人注目
花茶殿在翻修過程中,除磚瓦因年代久遠以致破損而予以翻新外,其餘壓艙石、觀音石等石材及福州杉等木材等多半來自原建材,仍深具歷史價值。原有面層附著灰塵、青苔等,以低壓空氣壓縮機或軟質毛刷細心用水清洗,整修仿作及新作磚、瓦、瓦當、滴水、石材的材質、紋理、色澤、尺寸、形貌、作法,均與舊有建築相同。
林安泰古厝前的月眉池,造型正如其名,在中國風水中屬聚寶收納型制,具有防禦、防火、供水、降溫、養魚及改善氣候等功能,更替古厝環境生色不少。走訪林安泰古厝,彷彿穿越時光回到清朝年間,體驗當時的居住環境與富商生活樣貌,見證林家的生活紀錄,讓參觀民眾對古厝的瞭解更加深刻。
傳統閩式庭園 一覽昔日風貌
「花茶殿」內部以靜態展示傳統文物為主,提供介紹林安泰古厝淵源及建築設計之服務,並保留傳統祭祖習俗之展示,如:公媽廳設神祖牌、祖先畫像、祭示用之桌椅、祭品模型及其他習俗用品等。此外,將搭配傳統表演,定期舉辦詩詞朗誦、國畫書法、茶道等文藝活動,並以茶樹盆景為基調,繁花點綴,使古厝變成綠意盎然、花木扶疏的遊憩場所,供民眾參觀遊覽、豐富身心。
▲花茶殿結合原林安泰古厝及閩式庭園造景,再現清代臺灣豪邸閩式庭園的人文風華,是臺北市保存最完整的古厝建築
在閩式庭園中,可領略四季不同的風貌,寓詩意於景物,並在園林種植當令香花植物,做為當季造景設計,於古厝及庭園內品嚐茗茶,營造登樓賞景品茗之情境。運用美麗的空間,提供花茶美食;並邀請茶藝專家,現場講解花茶藝術,讓參觀者賦庸風雅一番。
▲民眾在花茶殿可一邊品嚐頂級茗茶,一邊體驗傳統且壯觀的庭園景觀,十分具有閒情逸致
花茶殿旁亦規劃竹林幽徑,搭配1000餘株孟宗竹、桂竹、八芝蘭竹、觀音竹、唐竹、包籜天竹等,利用竹做為主題元素,配合光線之明暗與框景,形塑臺灣特有竹種之風姿。走訪一趟花茶殿,映入眼簾的是濃厚閩式風味的建築及精心打造的山丘竹林,體驗其中蘊含無數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與智慧,也可窺見昔時生活的風貌情境。
▲俯瞰花茶殿,不僅將200多年歷史的林安泰古厝重新運用並且賦予新生命,配合水池與閩式庭園造景,彷彿穿越時光回到清朝年間,體驗當時的居住環境與富商生活樣貌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